陳村水廠三期工程成功實現通水試運行
圖為陳村水廠三期工程通水試運行現場會
9月28日,陳村水廠三期工程通水試運行現場會在陳村水廠隆重舉行。項目建成后,南寧市大學路、明秀路沿線,北湖片區等城市西北部片區及市中心區市民用水更有保障,惠及人口50萬人。
日供水規模最大的水廠
陳村水廠位于大學東路79號,是南寧市的主力水廠之一,近年來,隨著服務片區供水需求日益增加,陳村水廠已趨向滿負荷運行。為滿足日益增長的供水需求,綠城水務投資約5.8億元,在陳村水廠一期、二期基礎上建設陳村水廠三期工程,包括建設規模20萬立方米/日的三期工程,配套建設DN1400-1600出水管工程,并對廠區進行改造。項目建成之后,陳村水廠的供水能力將從目前的40萬立方米/日提高至60萬立方米/日,成為南寧市日供水規模最大的現代化自來水廠。
圖為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黃東海向市領導介紹陳村水廠三期工程建設情況
作為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該工程經歷了施工空間狹小、地質條件復雜、工藝要求高等困難。為找到合適的凈水工藝,項目對方案進行反復比選,最終結合南寧市供水特點,選取了超負荷、抗沖擊負荷能力強的組合工藝,此外,還布置了凈水深度處理工藝,為未來出廠水質更穩定可靠提供更多的空間。項目開工后,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多次現場協調推進解決具體問題,建設各方通力配合、全力攻堅,歷時1年零9個月的緊張施工,就讓這項重大民生工程落地建成。
“因為用地受限,無法采用放坡的方式進行基坑開挖,我們打了近9百多根樁做支護處理,對地質松軟問題,用了9千多根旋噴樁和6千多噸沙石對地基進行加固,不惜加大人力、物力和資金投入,全力推動項目建設”。項目負責人羅艷青說道,“在項目調試階段,由于核心凈水工藝高速濾池對技術要求非常嚴苛,運行過程中遇到很多意料不到的問題。對此,該公司組織技術骨干成立攻艱小組,經過1個多月的反復調試、方案論證,最終出水水質、水量均達到設計要求?!?/span>
項目建成后,陳村水廠在生產工藝、消毒工藝、應急處理能力實現“三提升”,為南寧市安全優質供水貢獻力量。
凈水工藝進一步提升,生產運行更高效穩定
陳村水廠三期工程在無現狀擴建用地的前提下,采取拆除公司自有場館設施、生活區綠地及水廠綜合樓的方式用于工程建設。在用地受限的情況下,工程采用了國內先進的高速濾池過濾工藝。該工藝具有占地面積小、反沖洗徹底、自動化集成度高等優點,其濾速達到11.7m/h,強制濾速達到濾速可達13.4m/h,僅利用1679平方米的單體構筑面積完成20萬立方米/日的過濾任務。
消毒工藝進一步提升,供水水質更有保障
陳村水廠三期采用了安全系數高的成品次氯酸鈉消毒,并對一、二期工程消毒工藝進行重新改造,也全部采用次氯酸鈉消毒工藝,陳村水廠是廣西目前使用次氯酸鈉消毒規模最大的水廠。次氯酸鈉與傳統液氯相比,不具備劇毒性,減少了消毒副產物的產生量,便于運輸和存儲,生產安全性大大提升。
應急處理能力進一步提升,供水安全更有保障
為應對水源可能出現的水體污染問題,提升水質污染應急處置能力,陳村水廠通過三期工程新建一套水源應急處理系統,在原水受污染時,采用投加高錳酸鉀預氧化和粉末活性炭吸附的應急措施對受污染的原水進行應急處理,是廣西首個配置水質應急處理系統的自來水廠。公司根據南寧市應急供水規劃要求,投資建設了天雹水庫至陳村水廠應急水源管道工程,推動陳村水廠取水從單一水源向雙水源轉變,城市供水安全更有保障。
為讓水廠擴建后的產能真正發揮出實效,綠城水務公司投資約1.8億元,建設完成配套9.6公里DN1400-1600出水管工程,用于提升服務片區自來水輸送能力。同時,新建廢水回收及排泥系統,對廠區排泥水及生產廢水進行回收處理,可實現廢水零排放,符合水環境生態保護的宗旨。
凈邕江之水,潤綠城萬家。作為承擔南寧市供水任務的國有企業,綠城水務公司下轄陳村、凌鐵、中堯、河南、西郊、三津水廠以及東盟經濟園分公司、武鳴供水有限責任公司8個自來水生產單位。近年來,隨著南寧市城市迅速發展,人口規模擴大,公司日供水量節節攀升。為提高城市供水能力,完善城市供水格局,綠城水務公司進一步加大供水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繼陳村水廠三期工程后,“十四五”期間,公司將進一步加快五象水廠、石埠水廠、三津水廠一期擴建、河南水廠挖潛改造等工程建設步伐,建成后將為南寧市新增供水能力100萬立方米/日以上。同時,以南寧市開展“地下管網”基礎設施建設大會戰、二次供水改革為契機,進一步完善供水管網架構,努力消滅“供水低壓區”,打通城市供水最后一公里,不斷提高城市供水能力,提升供水品質。
(綠城水務總經辦 馬麗)